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定制生产模式下的制造企业工时定额方法研究

来源:转载   时间:2021-02-07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制造企业客户的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突显。由于个性化需求差异性大,因此制造企业必须实行个性化服务。作为个性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顾客需求进行定制生产是网络时代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基本形式。而大规模定制生产一般是以面向订单制造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其生产过程由于客户需求的加入,具有订单随机、产品类型多、结构复杂、生产柔性大等特点,这些特点均造成了定制生产管理实践的复杂性。

工时定额作为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生产系统的各个方面,都起着支撑性的作用。而目前,针对面向定制生产这一特定模式下的工时定额方法研究还不足,传统定额方法在定制企业中的应用受到极大的局限,定额效率和精度难以平衡,工时定额工作的缺陷带来了定制生产管理中的一系列问题:生产排单计划不准、随机变动性大、产能无法核算、制造成本难以预估和控制、供应链缺货、产品交货期难以保证等,严重影响着定制生产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建立以定制生产模式下的工时定额方法已迫在眉睫。

01
工时定额的定义及要求

工时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状态和生产组织模式下,按照产品工序加工完成一个合格产品所需要的工作时间、准备时间、休息时间与生理时间的总和。时间定额是完成一个工序所需的时间,它是劳动生产率指标。根据时间定额可以安排生产作业计划,进行成本核算,确定设备数量和人员编制,规划生产面积。因此时间定额是工艺规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定工时定额应根据本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使大多数工人经过努力都能达到,部分先进工人可以超出,少数工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或接近平均先进水平。合理的工时定额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促进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企业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善,时间定额定期进行修订,以保持定额的平均先进水平。

02
工时定额在制造业管理中的作用

工时定额在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工时定额是编制企业内各项计划、合理组织生产的基础。所有制造企业的有序连续运作都是建立在合理的计划和完善的制度之上的,否则工厂生产的庞大系统将陷入混乱。从生产的角度看,企业编制的各项计划,比如采购计划、生产计划、排班计划等都离不开度量标准,即是对单位产品或单位零件加工所需时间的预测,也就是企业工时定额所提供的信息。

2. 工时定额是改进生产技术,进行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生产管理是制造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标是以科学的、系统的方法促使生产稳定、高效的运行。因此,一方面,生产管理人员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改善,工时定额的制定过程和运用工时定额考核生产的过程便很好的执行了生产管理的职能,特别是与工时定额制定密切相关的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对改进生产、提供效率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生产管理人员需要运用各种管理工具对生产运作提出指示和要求,并提供指导和建议,这些管理工具的运用都需要定额数据的支持。

3. 工时定额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评价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企业的生产运作的经济标准,对外表现为产品的价格、成本的需求,对内则表现为企业资产、员工贡献的核算。当制造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日趋多样化,时间标准总能够最合理和方便的与经济数量相转化,成为经济效益评价的客观基础数据。

03
定制化模式下工时定额制定的常用办法

在介绍工时定额方法之前,首先要明确几个相关概念。

正常时间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用最合适的操作方法,以普通熟练工人的正常速度完成标准作业所需的劳动时间。

工时定额与正常时间的区别在于,工时定额是一种企业标准,所以即使是同一作业,由于制造企业的自身特点不同,定额标准的用途不同,可能也会存在不同量值的定额值;而正常时间的侧重点是找出规定条件下,按标准的操作方法进行工作时所消耗的时间,它对应于某一标准作业只有唯一的量值。它们的关系为:工时定额=正常时间×(1+宽放率)。

宽放率在时间研究中,一般是指宽放时间与正常时间的比率,或者是宽放时间与标准时间的比率。宽放率的取值体现了制造企业在制定工时定额时的政策导向和人文关怀。

观测时间,按照“适宜的条件、合适的方法、普通的熟练工人、正常速度”等设定的实验环境,对研究对象的实际时间进行直接的或间接的的测量得到的时间。但观测时间并不等同于正常时间,因为测量环境的设定不可避免的存在偏差,因此必须对操作者的作业进行评定,来对观测时间进行修正得到正常时间,因此它们的关系为:正常时间=观测时间×评定系数

综上,工时定额=观测时间×评定系数×(1+宽放率)。由此可见,在工时定额制定技术中,分别获取观测时间、评定系数和宽放率是三项主要的任务。

1. 确定观测时间的一般方法

在制造业生产管理中,确定工序的观测时间,一般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

1) 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即对一定时间内的作业执行情况进行直接的观测,详细记录工序内容、操作状况和对应时间加以分析。常用的直接测量法有:

a) 秒表测时法

是以工序作业时间为对象,按照一定的作业方法,根据规定的程序,利用测时工具对重复循环型作业的操作过程,按其操作顺序进行直接的观测、记录与分析,来确定其作业时间的方法。由于通常情况下所采用的测时工具为秒表,故称“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是一种抽样测时,主要适用于具有重复循环式的作业。秒表测时的关键在于:充分的准备、合理的作业分解、科学的观测次数和适宜的测时方式。

b) 影像分析法

是指使用摄影机等对作业操作动作进行拍摄,记录人的动作,并通过放映进行分析研究的一项技术。根据拍摄速度的不同,影音分析分为细微动作分析和慢速摄影动作分析。在录像之前,需要提前设定设想的幅面速度,可以以慢速和常速各进行若干次录影,获取影像资料,而作业时间=画面数×每幅画面的当量时间。影像分析法的适用范围很广,它具有精度高、可重复、易操作的特点,适用于产品周期短、复杂性高、动作复杂的操作分析,能够收集非常全面的一线资料,但花费的人力、物力相对较多。

2) 间接测量法

间接测量法是分解事先编制的研究对象单元的基本时间资料或经验数据合成为作业正常时间的方法。通常包括:

a)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

是指利用预先为各种动作制定的时间标准来确定进行各种操作所需要的时间,而不是通过直接观察或测定。该方法不需对操作者的熟练、努力等程度进行评价,就能对其结果在客观上确定出标准时间,是国际公认的制定时间标准的先进技术。迄今为止,大概有几十种预定时间标准法,应用最广泛的是模特排时法,即MOD法。基本的测量步骤为:

第一,把作业分解为各个有关的动作要素;第二,根据作业的动作要素和其相应的各种衡量条件,查表得到各种动作要素时间值;第三,把各种动作要素时间值的总和作为作业的正常时间。

b) 标准资料法

是指对由秒表测时、工作抽样、预定时间标准等获得的测定值分析整理,组成有关作业标准时间的基本数据,将该数据应用于同类工作的作业条件上,使其获得标准时间的方法。标准数据一经建立,在制定新作业的标准时间时,只需将它分解为各个要素,从数据库中找出相同要素的正常时间。常见的标准数据表现形式有:图线、表格等。显然,标准数据的建立需要借助于其他的作业测定手段。

2. 作业评定的一般方法

在生产管理中,针对作业评定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图片


3. 确定宽放时间的一般方法

宽放时间是用于补偿个人需要、不可避免地延迟以及由于疲劳而引起的效能下降。在正常时间上增加多少合适的宽放时间,是工时研究中争议最大的一个方面,因此尽可能精确地确定公允的宽放时间是很重要的。同时,宽放时间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一种福利政策。科学的确定宽放时间常用以下方法:

1) 连续观测法

观测人员通常对一个工作小组的成员在一整个班内的活动进行连续的观测,将生产中的任何中断都记录下来进行分析。以此来获取一班内可能的中断时间值。

2) 工作抽样法

通过大量的随机观测,研究操作者的各种活动占用总工时的比例的方法。观测人员可以随机走进现场,将操作者工作与中断的内容记录下来,综合分析后得到宽放时间与操作时间的比例。工作抽样法是建立在大量的随机实验结果之上,观测次数和方法需要严格遵守随机实验的要求,以保证结果的有效性。

经过观测之后,通常以宽放率来规定宽放时间,即:

宽放率=宽放时间/正常时间×100%

在实际操作中,常将宽放时间分类确定,最终汇总成总的宽放时间。国际上通常将宽放时间分为私事宽放、疲劳宽放、程序宽放、特别宽放及政策宽放等五种情况:

私事宽放,是要维护员工工作舒适所需要的时间,包括解决私事,满足喝水、上厕所、擦汗、更衣等生理要求的时间等。若工厂的作业环境良好,人的生理需求基本一致,对个人或作业不单独设定,全厂统一安排。若上下午工厂有统一规定的休息时间,则标准时间中不再考虑。在不良的环境下如高温、吵杂、粉尘、恶臭的环境下,其所需的宽放时间率就要高点。

疲劳宽放,即为恢复操作者在工作中产生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疲劳而考虑的宽放。疲劳宽放跟私事宽放有密切关系,而在疲劳宽放中,主要有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二大类,生理疲劳已渐渐由改进操作方法或者设备之途径来加以改善,例如自动化设备,而心理疲劳则衡量及减少比较困难。为了消除疲劳,必须给予宽放时间。它是由作业环境,作业条件的不同而产生的体力上,精神上疲劳引起。疲劳宽放根据企业性质、作业性质、工人性别等的不同来取不同值。

程序宽放。指在操作中无法避免的延迟所需的宽放时间。也就是这种宽放为补偿操作者因其从事的操作内强迫等待的时间,即并非由操作者本人所能控制的中断,通常是因为临时任务或现场管理等原因造成的中断。如本来操作两台机器,但一台机器发生故障,仅能操作一台时。

特别宽放,是指因作业的特殊性﹐如作业构成﹑管理方法造成的特殊许可的宽放。

政策宽放。是作为管理政策上给予的宽放时间。例如因某种原因,某类操作者在市场上的工资已升高,按工厂标准工资已无法雇到此类操作者,则可以将其差额用“宽放时间”给予补偿。其它如材料不良,或机器的机能欠佳时。也都常给予此类宽放,当这些影响因素消失时,这种宽放也就取消。

针对以上介绍的每一种宽放的取值,大量的前期研究已经根据行业、工序、操作的性质、操作者的性别、工作环境的优劣等因素,分别制度了详细的参考标准,制造企业可结合自身的情况,参照对应标准选定宽放率进而确定宽放时间。

04
工时定额的评价标准

工时定额作为制造企业重要的管理标准之一,其制定过程和结果也必须有相应的标准来进行考核。总体来说,定额制度应同时满足效率、精度、完整性和实用性的要求。

1) 效率是指工时定额制定的速度要快,即要求制定方法简洁、流程简化、分析处理过程简易,能够较为迅速的为新工艺或变更的工艺完成定额标准的制定;对于面向定制化生产模式下的制造企业,工时定额往往是一种预估的标准,在制定效率方便就有更高的要求。

2) 精度是指工时定额的准确性要高,工时定额是一种数量标准,并且常常通过严格的测时或数学方法计算得出,在数值上必须要求达到一定的精度。在工时精度方面,不同性质的工序或加工内容的要求有较大的差异,针对纯机械加工、数控加工、流水作业等短循环简单作业,工时定额必须达到非常高的精度;而对于定制生产中的柔性制造单元、手工加工单元等,对定额精度的要求则相对可以降低。

3) 完整性是指工时定额标准所覆盖的企业工序范围或产品范围要全。即是否为所有的加工工序都制定了定额标准或是否所有的产品都有相应的定额标准。完整性的要求实际上是对企业管理范畴的要求,作为生产管理的一种手段,工时定额的制定一定要全面,有必要和可能定额的产品、车间、工位、工序等都需要进行定额。

4) 实用性是指工时定额标准要可用。全面、完善的定额标准常以大量的定额表或复杂的数学公式等形式表现,为企业的应用带来了不少困难。随着计算机运算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大大提高,使得工时定额标准的应用水平也极大的提升。但数据的冗余程度、工时计算速度、查询检索速度等应用性方面的指标仍然是衡量工时定额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准。